(上圖:格林德瓦火車站 Grindelwald)
好久沒有寫遊記了,可能是太久沒有認真出遊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很難為外人道也。台灣是塊寶島,但工作幾年的我,真的需要一次深度自我放逐。放逐自我到一個無法輕易找到方向的地域,讓我硬擠出幾個德文字、幾句英文的遠方。好不巧,這次選定的地方,是瑞士。
滑雪地點:Grindelwald 格林德瓦
格林德瓦位於瑞士首都伯恩 (Bern) 東南方。要抵達格林德瓦,首先要坐火車到因特拉肯東站 (Interlaken Ost) ,再轉火車至格林德瓦火車站 (Grindelwald)。
格林德瓦之所以有名,有幾個原因:一、要上少女峰火車站,就必須先至格林德瓦轉車。二、格林德瓦區域有很多滑學場,因此冬季也是各國滑雪人士,以及各地賞雪景遊客來到瑞士,必造訪景點的前幾名。
(圖中為 First 滑雪場)
滑雪很難嗎?
就我個人而言,滑雪這項運動,其實不是非常容易,但也不是說本身技巧一定要多麼炫麗,才算會滑雪。基本上只要可以順利前進、煞車、跌倒再爬起來,就算是會滑雪了。不過,如果想要懂得欣賞這項運動的優雅,並且享受其中,對於身為幾乎不下雪的亞熱帶國家國民的我,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的熟悉與練習。
「滑雪很難嗎?」、「滑雪會不會很恐怖?」這是很多人問我的問題。而我最常給的答案,也就是「如果你會溜直排輪,你應該也就會滑雪了。」不過要注意一點,直排輪與滑雪最根本的不同,就是直排輪的鞋子長度與滑雪板的長度不一樣。鞋子長度較短的直排輪比較少發生兩隻腳打結的情況,但是如果稍微不注意,滑雪可能無時無刻兩隻腳的雪板,都處於打結的狀態。
滑雪器具很貴嗎?租or買?
這個就要端看大家要滑幾天或是滑幾次而定。由於我瘋狂不服輸的個性,同時因為跟上「就算一整個禮拜都暴風雪、下大雨都還是要上山滑雪」的瘋狂家庭一起滑雪,所以我也買了一週的滑雪票。在格林德瓦滑雪區滑雪,一週滑雪票是 319 瑞士法郎(CHF)。但是,由於這次我只有租滑雪鞋,其它所有滑雪器具都是跟瑞士人借的,所以我無法切確統計全身的裝備總共的租賃費用要多少。
不過,我在滑雪商店還是有看到一些滑雪用具的價格。只要不要挑選太貴的名牌,選擇一些普通品牌的用具的話,以購買的價格來說:滑雪外套與滑雪褲大約介於 200-300 CHF 、頭盔、護目鏡、鞋子等個別價格約莫 160 CHF 以內。我租一週滑雪鞋的價格是 98 CHF 。 2016 年 2 月瑞士法郎與台幣匯率大約是 1:33.5 。
滑雪需要哪些裝備?
頭部:頭盔或不透風的毛帽、護目鏡
上半身:運動薄圍巾、長袖發熱衣、運動輕刷毛保暖衣、滑雪外套
下半身:內搭褲、滑雪褲
鞋子:長到小腿肚的滑雪襪、滑雪鞋、滑雪板、滑雪杖。
(圖:格林德瓦民宿)
滑雪很冷,但是不用穿很多
大家可以看到,我上半身最裡面就真的穿薄薄一件而已。因為滑雪的氣溫雖然低,但真的滑雪的時候,大家就是在運動,所以穿太多會太過悶熱。身體裡面流太多汗,衣服濕掉反而容易著涼。所以真的不用穿多。
滑雪鞋穿起來的感覺如何?
照片中,我的襪子就是厚厚的滑雪襪。滑雪鞋很硬,比一般鞋子都還要硬,所以建議穿厚一點的襪子,才會比較舒服。滑雪鞋之所以很硬,就是要幫忙固定腳的形狀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穿過登山鞋?如果有穿過登山鞋,那麼就比較可以想像滑雪鞋穿起來的感覺。因為滑雪鞋比登山鞋硬一點。
好穿程度:拖鞋>布鞋>登山鞋>滑雪鞋。
滑雪鞋其實不貴
這雙陪伴我一週的戰鞋,後來發現如果有在特價拍賣的時候,一雙價格才 100 多 CHF 。所以如果有打算要每年或是每幾年就滑雪的朋友,其實可以直接入手一雙。另外,滑雪的站姿其實有一點 Z 字型,膝蓋會微彎,所以滑雪鞋的鞋筒本身就有點向前傾斜,都是正常的。
(圖:Lauberhorn 滑雪場。標高 2394 m (7854 Ft))
滑雪為什麼迷人?
因為我是滑雪新手,所以我滑雪的時候眼睛都緊盯著雪地,深怕一個不小心又要跌倒了。據說,深諳滑雪技巧的瑞士人,滑雪的時候,眼睛其實隨著重心不斷轉移的過程當中,都在欣賞眼前的美景。有人說,滑雪迷人的地方,除了速度感以外,更重要的是因為透過滑雪,人們可以在一日之內,上下多座山丘、欣賞各種不同面向的山景。這是冬季滑雪以外所辦不到的事。
格林德瓦之所以有名、之所以吸引人,就是因為格林德瓦就位於歐洲名峰少女峰山腳下。另外,這個區域總共有三座瑞士很有名的山,分別是艾格峰、僧侶峰、少女峰。
Eiger 艾格峰
身在台灣的大家,應該都知道一個登山運動品牌叫做 North Face ,品牌命名來源就是最左邊這座 Eiger 艾格峰的北峰。由於北峰(圖中左邊黑黑的那面)又陡又沒有遮蔽物,但偏偏許多登山客都非常喜愛挑戰,因此亡魂不少。艾格峰北峰也因此頗具盛名。
Mönch 僧侶峰
旅遊書上對於僧侶峰的介紹比較少,不過如果對於僧侶峰有興趣的朋友,還是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不少資料。
Jungfrau 少女峰與少女峰火車站
在僧侶峰和少女峰之間看似平坦的地方,有一個擁有「Top of Europe」 之稱的少女峰火車站🚉(Jungfraujoch)。一般的觀光客最高就是到少女峰火車站,而不是真的抵達少女峰。真正的少女峰是配備齊全的登山專家才有可能上去的境地。
Silberhorn 銀針峰
圖片最右邊,有一個白色尖尖的山峰,就是銀針峰(Silberhorn)。銀針峰也因為山頭終年積雪結冰不化,因此有銀針峰的稱號。
雖然很不想破壞照片的原始程度,但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,還是幫大家加上文字說明。
滑雪板會很重嗎?
滑學板有重量,但不會重到拿不起來,只要底部相對、靠在一起,都可以很輕鬆地扛在肩上或是以單手攜帶。到了滑雪場,看到很多小朋友都自己拿著自己的滑雪板和滑雪杖行走,雖然有點不習慣穿滑雪鞋和滑雪配備的我,還是要努力大步向前走。
從這張圖,大家可以清楚看出滑雪板的長度與滑雪杖的支撐角度。身後就是艾格峰北峰。
Z 字型的站姿
從這張可以看出,上述正常的滑雪鞋筒都有一點點向前傾斜。所以大家的站姿都會有點 Z 字型。
木屋咖啡廳
滑雪的路途中,到處都是木屋咖啡廳,雖然買了很貴的一週滑雪票,滑雪器具租賃相關費用也花了,但是我還是入境隨俗,跟著瑞士人一起常常到木屋咖啡廳,喝咖啡、吃吃小點心。
滑雪的午餐怎麼解決?
由於餐廳光是一盤薯條,就要價 15~18 CHF ,還不包含 3~5 CHF 的礦泉水 ,所以建議大家要自己帶麵包與甜點上山。此外,瑞士與德國一樣,洗手間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飲用。因此,水瓶也是必備。
建議大家,在滑雪過程當中,不要背背包,因為搭乘排排坐的那種纜車上山時,規定不可以背背包。大家可以把背包吊在纜車站旁邊的掛鉤。當然錢與手機等貴重物品,還是建議隨身攜帶。
自製營養三明治午餐
因為餐廳食物價格不菲,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自製三明治當午餐。
一大條麵包在瑞士隨處可見的 COOP 超市購買,大約 3~5 CHF ,可以切十多片。在麵包上塗上奶油(一盒 2~3 CHF)、放上各種肉片(價格不一, 10 CHF 應該可以買個 2 盒)與生菜(5 CHF 左右),就成了美味的滑雪午餐。
依我大胃王的個人經驗,滑雪午餐,一個大人吃一份三明治就足夠了。
木屋咖啡廳的豪華薯條大餐
如果不自己做三明治的話,就只能在餐廳點這盤價值 660 新台幣的超級豪華薯條大餐了!!!看到這價格,在台灣麥當勞都吃到吐了。所以我認為這 20 CHF 好好運用,應該可以做得了一個人,一週所有的營養三明治午餐了。哈哈哈。
格林德瓦滑雪區有好多滑雪場
First 滑雪場
第 1 天我去了 First 滑雪場。從民宿走路 10 分鐘或是從格林德瓦火車站旁,坐公車 2 至 3 站就可以到達 First 山下纜車站。
Lauberhorn 滑雪場
後面 5 天我從格林德瓦火車站出發,坐火車直接上到小夏戴克(Kleine Scheidegg)火車站。到了 Kleine Scheidegg 火車站,就已經身在許多滑雪場當中了。直接向下滑,就會經過好幾條滑雪道。從 Kleine Scheidegg 火車站再搭滑雪纜車向上,最近的滑雪場應該就是 Lauberhorn 滑雪場。
Männlichen 滑雪場
從格林德瓦火車站旁,坐公車又可以到 Männlichen 滑雪場山腳下。
雖然從格林德瓦火車站可以搭公車或是火車至不同滑雪場山腳下,再搭登山纜車上山,但就如同瑞士人所說,滑雪可以在同一日上下不同山頭。有一天我就與瑞士人先搭公車前往 Männlichen 滑雪場,上山滑雪後,滑了滑就又滑回 Lauberhorn 滑雪場。這也是我在比較熟悉滑雪感覺之後,真實體驗一日上下不同山頭、欣賞不同風景的感動。
Kleine Scheidegg 火車站轉乘火車前往少女峰火車站(Jungfraujoch)
如果不是滑雪,許多來到瑞士的觀光客可能對於 Kleine Scheidegg 也不陌生。因為要到 Top of Europe (少女峰火車站)(Jungfraujoch),就必須先從格林德瓦坐火車上來 Kleine Scheidegg,再從 Kleine Scheidegg 轉車到少女峰火車站。所以夏天前往少女峰火車站的旅客,對於 Kleine Scheidegg 還是會有印象。
滑雪路線圖
這是我第一天去 First 滑雪的路線圖。因為從上面滑下來,要搭纜車再次上山的時候,在閘口都會用滑雪卡感應一次,回到家即可從滑雪官網下載自己當日的滑雪軌跡。圖中的1X,就是這條路線滑一次的意思。
因為對於滑雪感覺還在熟悉的我,路線也不敢一開始就挑戰太多,所以那一天,我就在 Lauberhorn 這個路線,自己慢慢地滑了16次。
滑雪下山
後面幾天,當我比較適應滑雪的速度感與不怕摔了之後,到了 Männlichen 滑雪場滑雪,最後跟著瑞士人們一起從山上滑下山。
滑下山的過程當中會穿越森林與陡坡,最後滑到格林德瓦火車站的前一站 Grund 。到了 Grund 所有的人都將滑雪板拆下,以步行方式走到 Grund 火車站,搭一站火車回格林德瓦。
滑下山除了有說不出的成就感以外,更有說不出的感動。因為穿過森林的過程當中,真的可以感受到冬季雪白大自然中,那份寧靜、那份與自然共存的感覺。
從上面這幾張軌跡圖,大家應該可以比較有畫面,所謂滑雪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,上下來回好幾座山頭。那是因為我技巧不夠純熟,所以一天之內,可能就滑一個山頭或是兩個山頭而已。技巧好的滑雪朋友,早就不知道滑去哪兒了。
拍照留念
另外,在 Lauberhorn 這個滑雪場還有一個 BMW 的攝影機。只要滑雪卡靠近,攝影機就會開始倒數,倒數幾秒之後,就會幫滑雪者拍下與後面艾格峰的合影。與下載滑雪路徑圖一樣,滑學者只要登上滑雪場的官方網站,就可以下載今天 BMW 攝影機幫忙拍的照片。
天氣好上山才有意義
天氣好上山,不僅能見度好,所以風景都可以盡收眼底。更重要的是滑雪道上的雪都較為鬆軟好滑,而且也安全,不會被暴風雪吹走。
這張照片中天氣就非常好,非常適合看風景與滑雪!右上方的纜車,就是滑雪到半山腰時,不必將滑雪板脫下,就可以直接再搭上山的纜車。右下方那個木屋也是眾多咖啡木屋的其中一個。
乘車時滑雪用具放哪兒?
從民宿前往 Grindelwald 火車站與公車站走路只要五分鐘左右。而搭公車前往 First 滑雪場、 Männlichen 滑雪場纜車站的時候,滑雪板、滑雪杖都可以暫時先放在公車上的角落。只要穿著滑雪鞋就好了。
如果是搭乘火車上山滑雪,大家都統一將滑雪板放在車箱門口的置物架中。滑雪杖因為比較短,所以會隨身帶到火車座位旁放著。
依照我搞笑的個性,在雪地怎麼可以不假扮一下蜘蛛人呢?
滑雪跌倒要怎麼站起來?
但其實這張才是真相:我滑學失去平衡,摔個狗吃屎。摔倒的我,兩隻腳不只前後交叉,還左右交疊。
滑雪跌倒,要起身的時候,務必先找出順向坡的方向,臉朝上、屁股朝著順向坡,再將雙腳高高抬起,將腳放回雪地上時,切記要與順向坡垂直,或是至少有 70 度左右的角度。如果與順向坡平行,那麼還沒有站起來,就又滑下山跌個四腳朝天了。
但其實這張才是真相:我滑學失去平衡,摔個狗吃屎。摔倒的我,兩隻腳不只前後交叉,還左右交疊。
滑雪跌倒,要起身的時候,務必先找出順向坡的方向,臉朝上、屁股朝著順向坡,再將雙腳高高抬起,將腳放回雪地上時,切記要與順向坡垂直,或是至少有 70 度左右的角度。如果與順向坡平行,那麼還沒有站起來,就又滑下山跌個四腳朝天了。
這就是站起來的時候,滑雪板要與順向坡有角度,靠近山坡的這個內側用力,才能站起來。其實摔個幾次,就不怕了。真的就跟溜直輪很像。
滑雪撇步分享
煞車
我一直不斷說滑雪與直排輪很像。直排輪煞車大概有幾種:八字煞車、 T 字煞車、側邊煞車。在直排輪的世界當中,初學者最常使用的就是八字煞車和 T 字煞車。但在滑雪的世界當中,側邊煞車才是最不費力,而且最有效的煞車方式。
雖然不可避免地,很多滑雪初學者都會使用八字煞車,但當坡度較陡、速度較快時,八字煞車不容易停下來,而且雙腳也會因此耗費太多力量。
滑雪杖的輔助時機:加速與轉彎
一般來說,初學者因為害怕速度過快,所以下山時會一直採取八字煞車的方式下山。進階一點的初學者,下山時會以很大的八字型,左右滑行下山。
如果說要轉彎之前,滑雪板與順向坡的垂直角度過大,那麼滑雪杖其實起不了太大作用。也就是說,要轉彎的時候不能怕下滑速度變快,轉彎的時候要讓滑雪板與順向坡之間的角度變小,甚至是平行。
這時候如果要右轉,就用右手的滑雪杖,往右腳滑雪板右前方用力插雪地一下。隨後要立即將膝蓋伸直一些,讓重心不黏在雪地上。之後肩膀先轉、腰再轉、最後腳步跟著轉。轉往右邊開始滑行的時候,膝蓋就恢復下彎,繼續保持低重心。左轉的技巧也是如此。
轉彎:重心的轉移
滑雪要轉彎,首先除了剛才所說的肩膀要先轉,腰跟著轉,最後腳步才跟著轉以外,重心的轉移才是最重要的。當我們向左滑行的時候,左腳位於靠近山的上方位置,右腳位於靠近順向坡下側位置,因此重心會放在下方的右腳上,用來保持平衡與力道分散。滑行一陣子之後要右轉,這個時候就必須依照上述的滑雪杖輔助時機所說的轉彎技巧轉彎。轉過來向右邊滑行之後,重心要換到位於順向坡下方的左腳。
滑雪撇步分享
煞車
我一直不斷說滑雪與直排輪很像。直排輪煞車大概有幾種:八字煞車、 T 字煞車、側邊煞車。在直排輪的世界當中,初學者最常使用的就是八字煞車和 T 字煞車。但在滑雪的世界當中,側邊煞車才是最不費力,而且最有效的煞車方式。
雖然不可避免地,很多滑雪初學者都會使用八字煞車,但當坡度較陡、速度較快時,八字煞車不容易停下來,而且雙腳也會因此耗費太多力量。
滑雪杖的輔助時機:加速與轉彎
一般來說,初學者因為害怕速度過快,所以下山時會一直採取八字煞車的方式下山。進階一點的初學者,下山時會以很大的八字型,左右滑行下山。
如果說要轉彎之前,滑雪板與順向坡的垂直角度過大,那麼滑雪杖其實起不了太大作用。也就是說,要轉彎的時候不能怕下滑速度變快,轉彎的時候要讓滑雪板與順向坡之間的角度變小,甚至是平行。
這時候如果要右轉,就用右手的滑雪杖,往右腳滑雪板右前方用力插雪地一下。隨後要立即將膝蓋伸直一些,讓重心不黏在雪地上。之後肩膀先轉、腰再轉、最後腳步跟著轉。轉往右邊開始滑行的時候,膝蓋就恢復下彎,繼續保持低重心。左轉的技巧也是如此。
轉彎:重心的轉移
滑雪要轉彎,首先除了剛才所說的肩膀要先轉,腰跟著轉,最後腳步才跟著轉以外,重心的轉移才是最重要的。當我們向左滑行的時候,左腳位於靠近山的上方位置,右腳位於靠近順向坡下側位置,因此重心會放在下方的右腳上,用來保持平衡與力道分散。滑行一陣子之後要右轉,這個時候就必須依照上述的滑雪杖輔助時機所說的轉彎技巧轉彎。轉過來向右邊滑行之後,重心要換到位於順向坡下方的左腳。
滑雪必備:太陽眼鏡
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上山,切記一定要帶墨鏡!台灣戴墨鏡可能是耍酷,但上高山戴墨鏡就真的是保護眼睛。尤其是下雪的高山,雪的反光程度非常嚴重。如果不戴墨鏡上山,就只能跟我一樣,把滑雪用的護目鏡當太陽眼鏡使用了。
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上山,切記一定要帶墨鏡!台灣戴墨鏡可能是耍酷,但上高山戴墨鏡就真的是保護眼睛。尤其是下雪的高山,雪的反光程度非常嚴重。如果不戴墨鏡上山,就只能跟我一樣,把滑雪用的護目鏡當太陽眼鏡使用了。
(途中前面那些小小的房子,就是 Grindelwald 市區)
不是所有瑞士人都會滑雪!
不是所有瑞士人都會滑雪!
滑雪的最後就是要穿過森林,滑到山下。而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,已經穿越森林,快回到 Grindelwald 了。
並不是每個瑞士家庭都會滑雪!雖然冬天總是在下雪,學校和公司都會給予滑雪假。然而,因為滑雪票以及一切裝備都是如此不便宜。所以有些家庭即便擁有滑雪假,但是他們也不常滑雪。他們一年僅滑個幾次雪而已,剩下時間就會做一些戶內活動。比方說游泳、攀岩,或是其它戶內活動。
並不是每個瑞士家庭都會滑雪!雖然冬天總是在下雪,學校和公司都會給予滑雪假。然而,因為滑雪票以及一切裝備都是如此不便宜。所以有些家庭即便擁有滑雪假,但是他們也不常滑雪。他們一年僅滑個幾次雪而已,剩下時間就會做一些戶內活動。比方說游泳、攀岩,或是其它戶內活動。
最後,三八如我,不來個嫵媚的側躺與少女峰(不在圖中)對看怎麼行呢!哈哈哈!!!
滑雪綜合後記
一般來說,如果是去台灣算次的健身房或是游泳池,不游個二三十趟,或是一個上午+一個下午,怎麼可能上岸。然而,來到瑞士,我也把自己的步調放慢,去體驗與享受屬於這高山國度的悠閒。不去計較到底滑了幾次,或是滑了幾小時。真正享受其中才是最重要的。
另外,這次的瑞士深度自由行,我發現許多事情都必須依靠人與自然的緣分,很多事情都強求不來。比方說,天氣不好,即便買了滑雪票,可能也都不要上山。如果是一般不滑雪的觀光客,遇到天氣不好,真的就不建議勉強上山,因為雪、雨、雲、霧嬝繞,真的伸手都不見五指了,更遑論看什麼遠處風景了。
出遠門,來到想要多看一些山景的瑞士,卻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,就是城市都會建築,以及眾多教堂博物館時刻了!一種入境隨俗、隨遇而安的閒適,我很喜歡。
此外,來到歐洲,很多時候都想要拍拍完整的建築物,但天空中總是滿佈火車線、電車線。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些掃興,但轉個念頭,這就是人家的建築與文化,我們都要給予尊重與欣賞。而且要是沒有這些天羅地網,瑞士的交通也不可能如此便捷。
歡迎大家到我的粉絲團「我學德文,我要去瑞士!」我盡量每天都會分享德文或是與瑞士有相關的事物,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囉!
滑雪綜合後記
一般來說,如果是去台灣算次的健身房或是游泳池,不游個二三十趟,或是一個上午+一個下午,怎麼可能上岸。然而,來到瑞士,我也把自己的步調放慢,去體驗與享受屬於這高山國度的悠閒。不去計較到底滑了幾次,或是滑了幾小時。真正享受其中才是最重要的。
另外,這次的瑞士深度自由行,我發現許多事情都必須依靠人與自然的緣分,很多事情都強求不來。比方說,天氣不好,即便買了滑雪票,可能也都不要上山。如果是一般不滑雪的觀光客,遇到天氣不好,真的就不建議勉強上山,因為雪、雨、雲、霧嬝繞,真的伸手都不見五指了,更遑論看什麼遠處風景了。
出遠門,來到想要多看一些山景的瑞士,卻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,就是城市都會建築,以及眾多教堂博物館時刻了!一種入境隨俗、隨遇而安的閒適,我很喜歡。
此外,來到歐洲,很多時候都想要拍拍完整的建築物,但天空中總是滿佈火車線、電車線。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些掃興,但轉個念頭,這就是人家的建築與文化,我們都要給予尊重與欣賞。而且要是沒有這些天羅地網,瑞士的交通也不可能如此便捷。
歡迎大家到我的粉絲團「我學德文,我要去瑞士!」我盡量每天都會分享德文或是與瑞士有相關的事物,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囉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